《经济日报》:绿电贯西东
西电东送、南水北调、西气东输、北粮南运、东数西算一系列跨区域资源配置的实施,让电力、水力、天然气、粮食、算力等资源在区域间流动,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、提升资源使用效率,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本版即日起推出“关注资源大动脉”系列报道,聚焦一系列跨区域资源配置的新成就、新进展、新变化。
用塞上的风和光,点亮“三湘”的灯和景。6月11日,国家电网宁夏—湖南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。作为“沙戈荒”地区首条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,该工程投产后每年可从宁夏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,有力促进了新能源开发外送和大范围优化配置,开启“沙戈荒”能源开发利用的新篇章。
改革开放以来,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西电东送工程从无到有、规模从小到大,尤其是特高压输电全面发展后,在优化东中部能源电力结构和保障电力供应、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新形势下,西电东送工程不仅承担着能源保供的重任,更承载起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。要进一步充分发挥特高压输电优势,高质量地推进西电东送,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,服务美丽中国建设。